江洪涛
一天早上,我去农贸市场买菜,准备进大门时,看见一位约摸十岁的小女孩不慎踩着一块香蕉皮,重重摔了一跤,手上提的一袋鸡蛋被打了个稀巴烂,同行的母亲拉起小女孩,声色俱厉地训斥道:“你怎么这样不中用,专门给我丢人现眼!去年叫你送鸡汤给奶奶喝,没走几步,你就把鸡汤全洒在自己脚上,花了我二百多元医药费;今年上学期期中考试,你一下子下降了10多个名次!还有......”这个母亲越说越激动,越说事越多。小女孩满脸通红,越听头越低,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。
生活中,运用这种“联想式”批评作为“常规武器”教育孩子的家长并非个别,但往往收效甚微,甚至适得其反。俗话说,“金无足赤,人无完人”,孩子更是如此。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,肯定会伴随着许多缺点和毛病。当家长的由一件错事而把孩子以前所有的错甚至已经改掉的错,都集中一起“竹筒倒豆子”,痛快倒是痛快,可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。孩子可能感觉自己毛病太多,至少认为家长就是这样看待自己的,进而产生自卑、自暴自弃的消极情绪,或者破罐子破摔。这样的结果,恐怕是家长们都不愿看到的。
孩子犯了错误,当然需要批评。批评孩子,应注意场合,讲究方法多些理解与宽容。尤其要注意就事论事,切忌上挂下联,秋后算账。唯其如此,方能达到批评的目的,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。
(作者系福建龙岩市安然燃气有限公司员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