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如学
随着燃气市场竞争态势的不断加剧,用户需求的范围、层次和要求的提高,公司规范管理、科学管理的步伐不断加快,公司逐步认识到,企业要想保持稳定、持续、健康的发展,必须拥有大批综合素质与之相适应的从业者。近年来,加之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材料的广泛使用,提高员工队伍的原有素质水平已是当务之急。为适应形势的发展,搞全员技能培训,努力提升全员素质是公司一个阶段的重要工作。
一、全员素质的现状分析
企业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,每个员工是这个系统的不同要素,把各要素看作木桶上长长短短的桶板,若用木桶盛水,其中最短的一块桶板将制约“全桶”效益的发挥,“短板效应”告诉我们,整体效益不可能是均值,更不可能为最高值,而是受到最低值的限制。所以在优化系统的过程中,要尽可能对影响系统发展的各要素进行整合,以提高整体效应。
尤其是燃气企业,因为其技术含量高,专业性强,“短板效应”更为明显。很多从事行政、财务工作的员工对输配、安装、燃气使用的流程、常识知之甚少,从而给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,影响工作效率。
二、全员集中培训的目的和意义
全员集中培训,为广大员工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氛围,大家从中感觉到竞争无处不在,许多员工转变了观念,变被动为主动。培训使从事安全技术、工程等岗位的员工的知识更加系统化,比如讲解燃气输配流程和技术、讲解调压器的工作原理,让从事此项工作的员工对知识进行了更新和深化,讲解应急抢险流程,让从事应急抢险的员工对程序更加明确,思路更加清晰,对从事其它岗位的员工进行了常识性的普及教育。特别是PE管材的基本知识及施工规范的集中学习,让大家了解了新材料、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,为后期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。
每一次培训,员工都有一次提升,这样循环重复,螺旋式上升,不仅提高了全员综合素质,也使员工明确了自己的发展定位,为公司今后的长足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,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高。
三、制定适合的培训方法与技巧
公司切实树立了“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本”的思想,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,层层落实责任,按照“缺什么补什么,需要什么学什么”的原则精心设计培训内容,建立了培训、考核、使用相结合的机制。
培训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,以视听技术、案例设计、多媒体技术为辅,通过“公司专家课堂”等形式将自己所学结合企业实际传授给员工,以周围发生的活生生的例子为引子,让广大员工明白了燃气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,燃气安全基础常识,燃气企业各项工作的流程,还通过教学互动,形成知识共享。
公司将培训教材如《燃气输配技术》、《燃气安全基本常识》、《公司燃气管网现状分析》等,以回答题的方式发给大家,让大家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。公司还对全员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来检验培训的效果,对考试的成绩进行张榜公示,对考试不及格的员工给予待岗处理。
通过“培训+考试”的办法,在公司内部形成自发学习的组织氛围,帮助员工建立起终生学习的观念,变“要我学”为“我要学”,通过员工价值的提升,实现公司的良性、持续和健康发展。
四、建立高效的全员培训体系
面对受训人员多、工作特点各不相同等实际情况,只有突出重点,以点带面,才能提高工作效率,使培训工作做到事半功倍。
为把培训工作不断深化,公司领导正积极探索如何建设富有绵竹中民特色、符合燃气市场发展需求的员工教育培训体系,把培训工作纳入企业发展规划,列入年度计划,在人、财、物等方面给予充分保证。建立健全“分职级、分专业、全员、全过程”的全方位培训体系,切实为企业的快速、健康、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。
(作者系绵竹中民燃气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经理)